400-888-5228

備考時長:(2020年4月-2020年11月)

關(guān)于我本人的背景:

傳統(tǒng)IT行業(yè)從事售前咨詢,主要工作就是寫寫“騙騙他”、招投標、偶爾實施項目上打打雜。畢業(yè)后就與英語絕緣啦,所以考CBAP對我來說_大的挑戰(zhàn)是英語,這也是我考的_個證書。

 

學習過程:

我是今年4月份聯(lián)系的艾威,報了網(wǎng)上課程。

原計劃是8月份考試,由于低估了今年的工作量,加上我惰性強,也沒有制定學習計劃,到8月份的時候,只刷完了一遍網(wǎng)上視頻,書還沒看完一遍,總之就是拖拖拉拉的,十一之前算是把書看了一遍。

十一之后不用加班了,基本每天能_三個小時的學習,加上周末也完全可以用來學習,評估一下可以在12月之前考試,然后就聯(lián)系明明老師報名申請,考試地點就近選擇在國貿(mào)建外soho, 恰好有周六且空余的,就定了11月28日考試。

根據(jù)這個日期制定了學習計劃,對我來說效果_好的學習方式是看書+視頻相結(jié)合的方式:

_階段:

以一個知識領(lǐng)域為一個節(jié)點,先自己看一遍,視頻里涉及的本章節(jié)的技術(shù)也看一遍,然后倍速過一遍視頻,之后再做本章節(jié)的線上練習題。看書的過程中,對于stakeholder和technique大概過了一遍,guideline基本屬于放棄,做練習題的時候涉及到 stakeholder 和 technique 的,再翻書去加強理解。在11月初用這種方式過完了一遍,這個時候心里才算踏實。

第二階段:

用一周時間再快速過一遍課本,這次結(jié)合串講的視頻,回顧章節(jié)錯題。對于掌握不好的地方再反復的看和理解

第三階段:距離考試有兩周時間,留了卷三和線上模擬二在第二周,_周完成其他模擬題,紙質(zhì)上的錯題就聽聽徐老師的講解,聽完豁然開朗。這個過程就是查漏補缺,像大家說的,這些練習題主要考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做的分低不要擔心,畢竟有些點真的太細了,但我覺得對我來說這些基礎練習還挺重要的,那些細的點很多都會做錯(捂臉哭…),錯了就去翻書,也能促進理解。第二周做模三+看書查漏補缺,在考前一天大致又翻一下模三,重點看錯題,然后做線上模二,維持做題的感覺。

這時候覺得自己復習的還行,_擔心的是做題速度,因為英語水平實在是有些爛…

 

考試過程:

約了周六早上9點的考試,考試的那個房間里面就兩個位置,一上午被我承包了,只是外面還是有些噪音,就帶上了耳塞,瞬間世界清靜了,很幸運整個過程沒有什么bug出現(xiàn)。

考前先大概定了時間,100分鐘完成case study,90分鐘完成剩下的,余 20分鐘檢查,但實際考試的時候,我的擔心誠不欺我,做完_后只剩下5分鐘,索性也不檢查flag了。_后的時候基本隨時盯計時器,做題速度也加快了,前面用時太多。

考題前大概44個是案例題,一個case 4道題,差不多11個吧,計算題偏多,其實計算題倒簡單,就是簡單的加減乘除。除了一個超長的案例外,其他都還行,遇到了跟模三類似的兩個case,一個是模三的_道三個供應商那題,一個是第45題,三個system的那題。

也遇到了大卡車,文+表的形式,大意就是大卡車的一個運輸過程涉及到的活動及時間,其中一題目是讓算大卡車的等待時間,但沒看懂那個表,所以這個題我是懵的。

Use case、class diagram和activity diagram三個圖放一起的題也有, context diagram、state modelling、process modelling都有考到,technique 考法基本就是給一個場景,問用哪種technique合適;sunk cost、需求的那幾個特點、需求之間的關(guān)系都有遇到,需求之間的關(guān)系出現(xiàn)了兩道題。

還有一些題目是給一個場景,問在執(zhí)行這個工作的時候還需要做哪些工作,其中有一道是 8.4.4 的企業(yè)文化評估,之所以記住這道題是因為當時糾結(jié)了很久。

另外,我覺得input和output能記住的話對考試很有幫助,當然不是死記硬背,是理解為什么是這個input和output。

_后,感謝之前考過的小伙伴們的備考分享及群里其他童鞋的討論和老師的解答,受益匪淺。另外希望我的通過能給同樣英語不太好的小伙伴們帶來信心,也祝愿大家都能順利通過考試。

發(fā)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1. 能力提升
  2. 實踐應用
  3. 考證拿證

本課程是依循BABOK 3.0內(nèi)容來講解,講師融入十年豐富的BA經(jīng)驗,學員將學習到如何規(guī)劃與監(jiān)控商業(yè)分析、需求導出和協(xié)同合作、需求生命周期管理、策略分析、需求分析和設計定義、解決方案評估等六大知識領(lǐng)域與技術(shù),并將之導入商業(yè)分析程序的各個階段,進而將概念雛型轉(zhuǎn)換成明確的各級需求與解決方案,大幅提高項目與產(chǎn)品成功率。...[課程詳情]

課程時長:4天(28學時)正課/1-3個月培訓周期(因人而異)

課程資料:

CBAP課程報名服務